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

"十種"因為潮濕所引起的症狀


眾所周知,人若長期處在濕度一直偏高的地方,身體健康情況是會出問題的;德國研究顯示,室內濕度每提昇10%,氣喘發生率就會增加3%,而塵螨、黴菌也都喜歡處在相對濕度70%以上的地方,因此,大家不得不注意。



臺灣因地理環境關係,全年相對濕度高,容易讓人感到不舒適,尤其在三月份,潮濕問題更嚴重。最適合人體的相對濕度是60%,但全臺的年均濕度為78%,一年當中約有一半左右的時間在下雨,而潮濕不僅讓牆壁、衣物發霉,而且也危害健康。

高溫又高濕的環境,容易讓細菌、病毒及過敏原大肆蔓延,會引發過敏、氣喘、香港腳、異位性皮膚炎...等等的症狀出現,且潮濕會加速建材中的化學毒物釋放,污染室內空氣品質。

一般常見因潮濕所引起的症狀如下:

一、 濕疹:特別在腳部、鼠蹊部、腋窩等不通風處,皮膚易有紅疹、會癢,治療需保持乾燥。回家後擦乾或用吹風機吹乾,如有濕疹則要擦藥膏治療。 
二、 足癬(俗稱香港腳):是腳部的黴菌感染,這些黴菌喜歡濕,越濕黴菌長得越好,常在潮濕季節惡化,腳部會很癢、脫皮,不太會紅,治療是要保持腳部乾爽及擦抗黴菌藥膏。 
三、 汗癬:患部在流汗多之處,因氣候潮濕汗更難蒸發,如在身體軀幹汗癬常是最嚴重之處,治療應重保持乾爽及擦抗黴菌藥水。 
四、 毛囊炎:正常人的毛囊不是無菌的,只是細菌量少不會造成發炎,但如果皮膚一直潮濕,毛囊細菌會增生,量增多至一程度會造成發炎,常發生在背部、臉部,毛囊會呈紅腫、癢等,治療要服用抗菌藥物及局部抗炎藥膏。 
五、 併發蜂窩組織炎:所謂蜂窩組織炎是指皮下組織有細菌感染,剛才所提的濕疹、足癬、汗癬及毛囊炎等,都會破壞正常皮膚結構,使皮膚保護功能受損,細菌因而可入侵皮下組織,造成局部紅腫、熱、痛等,嚴重時會發燒,治療要及早投予抗菌藥物,病情輕微者以口服藥物為主;嚴重者須住院注射抗生素,否則延誤會造成皮下組織化膿、壞死、併發敗血症,可能危及生命。
六、 感冒:梅雨季節因常下雨,使常在室外活動的民眾身體經常濕,濕會使人體溫下降,因而容易感冒、咽喉不舒服、發燒、流鼻水、咳嗽、全身不舒服,治療應避免身體潮濕,感冒了要多休息,可服用一些藥物緩解症狀。 
七、 過敏性疾病:如過敏性鼻炎、過敏性氣喘病,常在潮濕季節發作。潮濕季節中環境的有機物質容易發霉,而黴菌是一種過敏原,有過敏體質的民眾易引發過敏發作(如氣喘),所以應保持家中乾爽,使用除濕機除濕,避免用地毯,保持室內乾淨,維持通風良好,保持身體乾淨,避免皮屑。 
八、 慢性氣管炎及肺氣腫惡化:梅雨季節常下雨,常在室外活動民眾易吸入雨中漂浮的水顆粒,這些水顆粒可能會帶菌,因而吸入肺部可造成氣管炎或肺炎,如發生在有慢性氣管炎或肺氣腫民眾,則易造成肺部感染因而惡化,故有慢性肺病病患避免在雨中活動,一旦肺病惡化,需及早找醫師治療。
九、胃腸病:梅雨季節潮濕,蒼蠅等昆蟲繁殖快速,易傳播病菌,特別是食物、飲水傳染的疾病,如常在攤販飲食,食物未保存好,被蚊蟲蒼蠅接觸過,服用後易得腸炎、上吐下瀉、腹痛、發燒等。
十、 傳染病:梅雨季節因下雨頻繁,潮濕易滋生蚊蟲、蒼蠅,某些傳染病會增多,由蚊子傳播的疾病,如登革熱、日本腦炎因而增多。感染登革熱會發燒、全身酸痛、關節痛、頭痛等,故民眾家中應保持乾爽,避免有水容器、空瓶罐等,阻絕易造成蚊子的溫床。 

氣候潮濕悶熱,使環境中的有機物質易發霉,黴菌是一種過敏原,易使有過敏體質的民眾,易過敏發作,如氣喘病等。如發現身體不舒服如氣喘等,應立即就醫,服用抗過敏抗氣喘藥物,並多休息減少接觸過敏原,保持家中乾爽,避免使用地毯,保持室內通風及讓日光照射入屋內等,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;食物方面,避免食入不新鮮食物,特別海鮮類及水果,避免過敏的食物。 

慢性病患,包括有慢性皮膚病、過敏性氣喘病、慢性氣管炎病患,應特別注意在梅雨季節原疾病容易惡化,應保持家中乾爽,使用除濕機除濕,避免使用地毯,保持屋內通風良好、衣服棉被避免潮濕,有太陽時要儘量打開窗戶,讓陽光照射屋內,若不慎病情惡化,必須及早就醫,切勿延誤。 

在梅雨季節,避免在雨中活動,保持身體乾爽,不要有頭皮屑,避免著涼;此外,家中不必要的水容器應丟棄,避免滋生蚊蟲等。另足部特別要保持清潔及乾爽,每天洗完澡後,擦乾後可再用吹風機將腳吹乾。 

避免在衛生不好的地方進食,家中食物要保存好,不食用時必需放在冰箱,如食物已變色,有怪味就不要進食,避免罹患腸炎。



參考轉貼網址:http://goo.gl/XOpGcY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